針對全市建設項目多、工地欠薪問題易發多發、調處難度大的特點,鄒平市人社局自2021年3月份起全面推行“向企業(項目)派駐勞動保障監察員工作機制”,以“溫情人社 民生先鋒”品牌建設為引領,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全力打通勞動維權服務“最后一公里”。
組建一支隊伍,有效整合監管力量。整合全市人社系統力量,建立了一支由人社業務骨干組成的“勞動保障派駐監察員”隊伍,按照分區包片原則,精準對接全市企業(在建項目),實行“點對點、面對面”服務,每名派駐監察員聯絡5-7家企業和5個在建工程項目,實現了全市企業(在建項目)派駐工作全覆蓋,勞動保障監管零死角。
抓實兩個責任,提升企業依法用工意識。一是抓實鎮街屬地管理責任,制定《關于建立向企業(項目)派駐勞動保障監察員制度的通知》并下發至各鎮街,要求鎮街派駐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落實監管責任。制作了派駐員公示牌并在各派駐企業(項目)上墻公示,接受企業及勞動者監督。二是抓實企業(項目)內部管理責任,對企業(項目)用工實名制、簽訂勞動合同、工資發放、工資保證金等用工管理制度是否規范落實等情況進行不定期巡查,對存在問題較突出或較多的企業(項目)當場下達《檢查意見書》要求限期整改,進一步提升了企業(項目)依法用工、規范管理意識,有效凈化了勞動用工環境。
當好三個角色,防范勞動關系領域矛盾隱患。一是當好“宣傳員”,實行“菜單式”普法,結合工程建設領域行業特點,精準剖析農民工及用人單位學法需求,從不同角度開展勞動關系領域法律法規宣講解讀,今年以來共開展“進工地、進企業、進社區、進街道、進學?!蔽暹M活動5次,發放《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濱州市工程建設領域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辦法》等各類普法宣傳資料3.5萬余份,有效提升了用人單位及勞動者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二是當好“服務員”,助力企業完善機制、規范管理,通過開展不定期檢查,實時了解并掌握企業(項目)用工狀況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等各類制度落實情況,今年以來開展專項督導檢查11次,下達《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檢查意見書》23份,整改各類企業內部管理問題59項,幫助36家建設項目健全管理機制。三是當好“調解員”,發現欠薪問題線索后第一時間與企業(項目)溝通了解情況,通過實地走訪,為勞動者與企業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力爭通過調解方式把爭議化解在工地、消除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現場處理欠薪問題300余件,解決工人工資190余萬元。
完善四項機制,提升矛盾糾紛調處效能。一是實行“調解+仲裁+監察”爭議多元化解機制,率先在濱州市實行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合署辦公,將農民工爭議速裁庭設在勞動保障監察服務中心,形成了案前咨詢、法律援助、調解先行、仲裁裁決的一站式維權服務模式,發揮速裁庭快立、快審、快結優勢,為勞動者依法維權助力提速。2021年以來,速裁庭辦結案件250余起,解決工人工資110余萬元,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二是實行風險研判機制,對存在問題較多、可能引發重大欠薪事件的企業(項目)開展重點監督,對重大隱患提前介入、重點化解,今年以來召開欠薪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例會12次,化解問題隱患40余宗,有效預防了勞資糾紛群體性事件和惡性欠薪事件發生。三是實行應急處置機制,梳理整合信訪、綜合執法等職能部門及公檢法、司法局等司法部門職責,建立起函詢函告、集體約談、立案查處、支持起訴、法律援助等一整套多元化案件處置機制,成功化解多起跨省歷史陳案積案,今年以來,共發放督辦、轉辦函400余件,各職能部門開展集體約談12次,聯合處置化解重大欠薪案件7起。四是啟動欠薪事項月通報制度,自7月份開始,將全市涉及農民工工資的投訴舉報及調處情況進行統計后通報至聯席會議所有成員單位,對欠薪問題多發領域進行預警,進一步強化企業(項目)監管,有效防范了欠薪問題風險。